目录
锻造
多向锻造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300M钢微观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熊逸博;郑志镇;温东旭;李建军;1-6
铝合金控制臂锻造工艺及模具有限元模拟优化谢映光;梁满朝;王成磊;梁朝杰;林德民;陈中敢;7-13
基于Deform的剥皮齿热锻过程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王琪;赵耀;陶丽佳;袁海平;曾富强;14-21
薄煤层液压支架用大型柱窝模锻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许慧杰;付明伟;侯潇峰;苏昂;21-26
GH4169合金低压涡轮机匣异形环锻件胀形工艺罗鸿飞;卢熠;吴永安;郭良刚;王华东;杨家典;27-33
30Cr2Ni4MoV钢压裂泵阀箱异向性控制锻造技术陈明;赵建国;胡振志;董文斐;李春辉;李雪;34-39
信息
《锻压技术》郑重声明
6
“2021塑性加工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论坛暨锻压新技术&新装备发展论坛”在上海成功举办
65
《锻压技术》读者信息反馈卡声明
99
欢迎订阅《锻压技术》杂志(月刊)
105
关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发展会员的通知
112
“第十七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”会议通知(第二轮)
133
《锻压技术》杂志敬告新老广告客户
171
2021上海锻压技术与装备展在上海成功举办
198
《锻压技术》杂志征稿简则
220+228
欢迎订阅《塑性工程学报》(月刊)
240
板料成形
薄壁高矩形金属食品罐多道次拉深工艺设计黄珍媛;谭朋朋;李超;40-45
变压器硅钢片下料问题的一种启发式算法黎凤洁;陈燕;刘秋鹏;46-52
基于KNN算法的中心带孔圆板拉深-翻孔变形方式的研究周鑫;谢晖;付山;张清云;53-59
辅助筋条厚度对2219陶铝材料数铣短壳壁板成形精度的影响李继光;胡德友;王亚龙;杜百红;赵彦广;陈哲;60-65
先进高强度钢拉深工艺参数优化宣守强;邓沛然;王苏静;杨瑾;66-70
热成形门环的制造工艺杨建;覃显峰;李钊文;陈礼健;71-78
减震器顶板变形控制与成形模设计陈加国;匡余华;79-83
热轧带钢均匀化冷却问题分析与控制措施陈彤;李永亮;邝霜;令狐克志;汪云辉;秦红波;贾丽慧;刘嘉楠;83-89
基于AutoForm的汽车后门外板拉延分析与工艺参数优化吴光辉;90-95
某汽车翼子板的拉延工艺分析林金海;孙层层;96-99
特种成形
生物质热压成型温度场离散元模拟李震;于跃;于今;郝宇超;万涛;100-105
丝锥头数对内螺纹冷挤压成形质量的影响侯红玲;陈鑫;常向龙;王艳茹;赵永强;106-112
脉冲电流密度对电热封头用STC330R搪瓷钢板弯曲变形性能的影响夏源;周杰;龚光辉;113-117+123
管材成形
一种弯管成形半径的影响因素研究吴磊;黄凯东;苏开华;黄红兵;冯嫦;118-123
加热与热处理
基于状态反馈的锻造加热炉温度控制方法李中望;余云飞;徐琬婷;124-129
加热温度对退火态2219铝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张下陆;李继光;赵鸿飞;杜百红;卢润卓;初冠南;129-133
摩擦与润滑
基于激光熔覆的自润滑复合涂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刘博;陈炜;郭玉琴;曹一枢;周文涵;刘志强;134-139
装备与成套技术
泵控锻造液压机控制系统研究鲁苗;陈柏金;柳龙;张朝壮;140-145
可调节的板料无铆钉滚压连接装置设计宗鹏举;何玉林;党菁;陈占斌;146-151+156
泵控电液伺服系统滑模反步控制设计及其AMESim仿真朱学军;李民;曾庆仪;152-156
负载口独立控制负载模拟系统多余力解耦补偿抑制控制曹晓明;姚静;157-165
基于任务坐标系的液压机四角调平控制熊义;166-171
模具
排气罩的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郑晖;栾景旺;孙凌崴;172-177
基于响应面法发动机连杆热锻模具磨损失效分析张松泓;徐颖若;178-184
材料与成形性能
双相钢的成形与断裂极限性能分析潘利波;左治江;周文强;祝洪川;185-189
2205双相不锈钢的热加工图和组织研究郝建军;张瑞丰;宋耀辉;李华英;190-198
22MnB5高强钢与201不锈钢温轧复合板组织性能研究李占富;陈龙;刘发;姚圣杰;赵洪运;初冠南;199-206+213
形变+退火对内燃机用FeCoCrNiBx高熵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刘世平;刘俊辉;彭二宝;周伟;207-213
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氧化行为张志红;刘洁;张孝元;尉丰婵;214-220
理论与实验研究
HNi55-7-4-2合金高温本构模型修正及变形激活能演化规律尹小燕;刘兴凯;丁宏翔;朱杰;221-228
轧机垂直振动特性研究及测试分析杨晋玲;段牧忻;229-236
新书介绍
考虑负载均衡并行的机械用控制软件开发——评《锻压设备理论与控制》张思豪;田建宇;刘银良;刘卫新;刘经天;237
锻造操作的可视化动力学仿真设计——评《高端锻压制造装备及其智能化》熊菊;238
锻压科技英语的翻译与交流原则技巧探析——评《汉英锻压技术与装备词汇必备》乔燕;239-240
第十七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
242